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详情

业务方式改变 基建信托须严控风险


  受疫情反复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稳住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近日,中诚信托 在发布的《当前基础产业信托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表示,开展基础产业信托要更加关注业务风险,其中地方财政实力、财政收入结构、融资主体评级等需重点考量。

  业务方式、对手方将改变

  《展望》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 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步伐,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房地产信托 业务持续收紧;另一方面是标品信托业务、资产证券化 、高端财富管理等转型业务需要一定时间培育,短期内规模效应和即期收入贡献较为有限。在转型过渡期内,基础产业投资兼具收益与安全性,成为各大金融机构青睐的优质资产。此外,信托公司近年来积极对接保险等长周期资金,可有效提升信托公司参与基础产业投融资的竞争力,推动基础产业信托成为信托公司当前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

  对于基础产业信托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也进行了判断。

  从业务方式来看,基础产业信托将由非标融资转为标债投资。据悉,目前信托公司参与基础产业领域的模式除传统贷款、权益投资外,积极拓展了债券投资 、产业基金股权等多种方式,其中标债投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债尤其是专项债是目前基建投资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前在“适度超前”的政策总基调下,城投平台的融资需求有所提升,结合资管业务非标转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后投资政府平台发行的债券来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

  根据中国信托行业 协会公开数据,一季度债券投资信托规模2.6万亿元,环比增长10.78%,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投向为地方政府平台债券。

  此外,资产证券化也是信托公司参与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信托公司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收费权、基础设施收费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涵盖供热、供电、供气、供水,及通行收费、公交客运等基础设施领域。

  同时,从主体而言,城投融资转为国央企投融资。

  《展望》认为,原有基建投资多由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其融资方多为地方融资平台。近年来,基建融资主体中,国企央企主体有所增加。在地铁、大型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宽带乡村、棚改等公用设施或公益性的领域,国央企作为直接项目承接方和建设单位,积极运用产业投资基金 等方式进行融资。在国央企转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央企承担起基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的主体责任。信托公司可以加强与国央企合作,进一步探索参与产业基金投资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融资、可续期债权等方式,为国央企承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

  对接保险 严控风险

  今年以来,各地基建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展望》认为,超前布局新兴业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开展逆周期调节和实施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式。与新兴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应匹配更加长期资金支持。中央也密集协调长期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如银保监会 近期下发《关于银行业 保险业 支持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鼓励保险机构 参与重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发行3000亿元开发性金融债 ,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展望》建议,信托公司可积极对接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

  对于基础产业信托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展望》表示,在国内外经济依然有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开展基础产业信托要更加关注业务风险。基础产业信托的主要还款来源为地方财政收入、融资主体的再融资 能力及项目主体经营现金流,因此在项目前期审核阶段,需强化地方财政实力、财政收入结构、融资主体评级等维度的分析,在业务结构设计方面,全面综合考虑资金退出方式,保障业务的安全性。

 
在售信托资管理财产品
热销理财产品 更多>>
信托产品预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