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详情

信托公司2014年年报分析


近日,信托公司2014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在整个行业进入转型关键时期后,各公司之间的发展差异和分化也越发明显,这也说明信托公司未来发展更加依赖自身市场竞争力,而不是已有的制度红利,从而结束简单而粗暴的盈利模式。本文并不会过多关注个别指标的变化,而是更加聚焦数据背后的深刻故事。

信托业增长效率发生新变化

近年来,一直追踪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此观察行业增长效率。从2014年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可以看出,其在2012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2013年迅速下滑,不过仍然大于1,表现为增速放缓,但是依然维持扩张态势。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继2008年后,首次降至1以下,表明增长效率下降了。这基本符合2014年信托业走势,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结束了自2008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新常态。

1: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趋势图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是二者的乘积。从2014年走势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幅度非常大,大约为-20%,这说明信托业传统依靠扩大投入增加产出的粗放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转型的紧迫性已显露无疑。但是,值得乐观的事,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在2014年呈现了较快增长,增速约为18%,这是2008年以来所没有的,说明新常态下,信托业并没有被动挨打,反而激发出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和进步意识和举动,促进行业逐步形成发展新动力、新增长点、新商业模式。

2014年是转型元年,创新、变革释放了新的生产力。在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变革方面,百瑞信托、中建投信托、中信信托等重构了业务风险审查机制,通过建设风控中心、审批部等形式,强化风险管理;华润信托、江苏信托设立或者重构创新研发部,赋予其发展和培育新业务增长点的重任;中融信托新设资本市场事业部,同时加快专业子公司设立,实现专业化发展。业务创新方面,2014年业务创新在信托行业由点及面开展开来,诸如万向信托、兴业信托、山东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继平安信托、外贸信托之后,实现家族信托业务突破;消费信托、互联网信托、并购信托、国际业务信托都有一定推进;同时中建投、爱建信托、英大信托等还在新三板、环保、新能源、娱乐影视、医疗保健、物流、养老、PPP等新领域开辟新业务机会;从业务管理模式也更加朝着基金化、标准化、收益浮动化等方式转变。

 

信托业竞争旧秩序有所松动

为了了解2014年信托业的竞争结构,利用信托业务以及营业收入的赫芬达尔指数考量行业集中度水平,从整体趋势看,2013年以前基本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但是在2014年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那就是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这表明信托业集中度水平有所提高了,信托业竞争旧秩序发生了微妙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可能伴随行业调整周期的持续以及监管政策的强化而有所较快,行业优胜劣汰势在必行,未来需要做的就是理顺好准入和退出机制,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行业在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

2:信托业务及收入赫芬达尔指数显示信托业集中度上升

 

具体来看,本文以信托资产规模和净利润两个指标排名前十位信托公司变化情况,以此考察信托业竞争秩序所发生的变化。从理论上讲,由于信托资产规模做大办法较多,相对容易,排名变化可能更大,但是净利润规模确实需要信托公司在增收的同时节支才能确保排名提升,因此净利润排名作为竞争实力的最终成果展现,更是实力的象征。那么这里研究的问题在于有哪些信托公司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是否具有持续性,未来什么条件能够使得一家信托公司成为下一个年度的黑马?

信托资产规模方面,近6年的排名变化显示,有19家信托公司曾排名行业前十位,这其中中信信托、中融信托连续6年都稳居行业前十位,平安信托除2013年外、外贸信托除2009年外一直处于前十位,而中诚信托2008年至2013年稳居前十位,2014年下滑至第14位。其实这里更关心那些曾经前十位后逐步排名下滑的信托公司以及逆势进入前十位并持续保持的信托。对于前者,英大信托、中海信托以及昆仑信托都曾在2008年至2011年不同程度持续排名行业前十位,但是后来受到公司业务策略调整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排名都滑落前十位。而华宝信托、兴业信托、建信信托、华能信托、交银信托则以黑马姿态进入前十位,除交银信托是2014年刚进入前十外,其他四家信托公司都至少连续两年排名行业前十位,而且兴业信托、建信信托、交银信托都是银行系信托公司,的确在业务来源方面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净利润方面,有17家信托公司曾排名行业前十位,其中有中信信托、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诚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自2008年至今持续排名行业前十位,中融信托自2010年持续排名行业前十位,这表明相比较信托业务规模排名而言,净利润行业前十位排名则相对非常稳定,有7家信托公司长期稳居前十位,而华宝信托、中海信托曾自2008年至2011年行业排名位居前十位,后下滑出前十位;华能信托、兴业信托则2014年首次进入前十位,这种排名地位十分能够保持下去还有待检验。

信托资产规模与净利润相结合看,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中诚信托、外贸信托自2008年以来基本都位居行业前十位,综合实力相对较强。

那么是不是其他信托公司就没有机会了?笔者认为,信托业迎来转型发展关键机遇期,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成为大趋势,那么能够在一个或者若干个领域率先形成专业优势或者建立核心竞争力,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跻身行业前列。因此,行业调整周期给予了其他信托公司更多赶超其他优秀信托公司的机遇,而在这个时期行业竞争格局和旧秩序也是最脆弱时期,转型本身其实也隐含了打破行业竞争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含义,那些能够尽快适应新发展环境的信托公司,也最有可能成为新时期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但是是否能够实现则更多取决于现实行动和竞争博弈。

 

信托业务结构性调整和变迁

 

2014年整个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3.98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4年有14家信托公司信托资产管理规模收缩,较上年增加6家,这其中光大信托、华宸信托、金谷信托连续两年信托资产规模回落。而且,信托公司间的差距非常大,从规模看,中信信托规模最大,为9020亿元,是华宸信托70亿元规模的130倍;从增速看,万向信托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57%,华宸信托下降45%2014年,信托业新增信托规模5.87万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速为-2.2%,这也显示出信托业务开展的困难性增大。从具体信托公司情况看,有28家信托公司新增信托资产规模较上年进一步扩大,诸如华宝信托、陕国投均实现了两倍以上的增长,其余信托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其中交银信托、山东信托、西藏信托新增信托规模均下降了近80%

2014年,全年业务发展呈现上半年热点比较散,下半年呈现热点集中的态势,全年实体经济增速下滑,工商企业综合经营压力增大,偿债能力下降;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高开低走的行情,行业景气度下降;地方平台融资在四季度因地方债务治理而面临传统模式无法为继的情况,四季度各信托公司做了政信业务的最后冲刺;四季度牛市行情显现,部分具有预见性的信托公司加快布局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从2014年新增项目投向也可以看出,工商企业、房地产、基础产业投向增量规模较2013年下降,而金融机构、证券市场投向增加较多,这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牛市行情启动有很大关系。

3:2014年新增项目证券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方向增多

具体看,各个信托公司投资方向的改变一方面与各个领域的走势相一致,也与自身投向分布平衡有一定关系,降低行业集中度,诸如工商企业投向占比较高的渤海信托、华澳信托、华鑫信托就进一步提升了除工商企业领域外的其他投向占比,基础设施投向占比较高的英大信托、紫金信托也提高了其他领域规模占比。与大部分信托公司小幅度调整业务结构不同,少部分信托公司调整力度非常大,诸如中海信托证券投资方向占比由2013年的28.41%提升至57.91%,上升29.5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基础设施、工商企业占比合计下降16.87个百分点,至22.33%;中原信托房地产投向占比下降48.72个百分点至13.2%。根据2014年信托公司投向领域调整情况,发现金融领域、证券市场领域占比增加的信托公司最多,占比达到61%47%,那么证券投向信托业务哪家强?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华宝信托、华润信托规模最大,分别为1999亿元、1974亿元、外贸信托1844亿元、1671亿元和1416亿元。其次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占比分别为46%39%;工商企业投向规模占比增加的信托公司设立最少,为25%,不及金融机构的一半。这一方面与工商企业投向本身占比较高有关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投向,另一方面工商企业经营情况确实不是很好,风险较大,涉入还需要谨慎。

除了调整行业投向,从年报数据还发现,信托公司也在调整主被动管理项目比例,这也当前风险防控压力有很大关系,2014年行业整体提升了项目准入标准,尤其是主动管理、需要承担兑付责任的项目,更是较之前谨慎。从数据看,信托公司存续项目中,主动管理项目规模占比由2013年的59%下降至2014年的52%,而被动管理项目规模占比则由41%上升至2014年的48%。就信托公司具体情况看,中铁信托、渤海信托、万向信托主动管理项目规模占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64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信托公司风险偏好略有下降,导致其自愿承担的风险水平也在处于下降趋势,风险承担水平的下降也进一步导致了信托公司报酬率的下降。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项目主动管理不易,美国受托资产中主动管理的占比仅为27%;日本运用型信托主要对应主动管理业务,占比仅为14%。有意思的是,日本在贷款信托高增长时期,主动管理业务占比比较高,随着由融资向投资模式的转变,主动管理规模大幅回落。

图4:信托公司项目主动管理项目占比下降

这里进一步关注各信托公司2014年清算的集合信托收益率情况,其平均收益率为9.5%,较2013年的8.5%上升一个百分点,可能在于2014年清算的信托多为2012年左右成立的,当时货币政策收紧,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从具体情况看,2014年集合信托收益率最高的为国投信托,约34%,主要是由于集合类中证券投资信托收益率非常高,拉动了整体收益率的上升,而平安信托、杭州信托等11家信托也都实现了10%以上的收益率,相比较而言,2013年能够10%以上收益率的信托公司仅有6家,2014年增加了6家。

 

信托业务、固有业务收入增速分化

营业收入方面2014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14.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到了信托业务收入下滑所致,尤其是信托收入规模下滑的信托公司数量较2013年继续扩大,华澳信托、吉林信托下滑近30%。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信托业务收入和固有业务收入,二者占比分别为68%32%2014年,信托业务拓展受阻,受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同时信托报酬也有下降,均值为0.51%,2013年的0.71%下降28%,导致信托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不过,2014年,资本市场牛市启动,信托公司固有业务证券投资以及部分长期股权投资都受益于此,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增速达到52%,带动了固有业务收入的上涨。诸如,昆仑信托、中粮信托等信托都在信托业务收入下降时,通过固有业务收益实现了营业业务的较快增长;当然也有反面案例,外贸信托、新华信托则在信托收入增长的前提下,由于固有业务投资收益下降,导致整体营业收入下滑。从这点看,近年来的增资潮,既为信托业务发展拓展空间,也形成了增收来源的新渠道。信托公司需要依靠信托业务、固有业务两腿走路,前些信托主业好的时候,固有业务收入部分确实被忽视了,现在信托业务发展受阻,固有业务能够部分缓释信托公司业务及增长乏力的问题,尤其是赶上了资本市场牛市的好行情,这也是帮了信托公司一个大忙。2015年,信托业务发展依然步履维艰,固有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构成中占比还会进一步提高,那些具有较高资产配置能力的自有资金投资管理团队的公司,能够为该信托公司经营业绩增色不少。

5:固有业务收入增速快于信托业务收入增速

 

成本控制方面2014年信托公司整体成本控制有所增强,费用收入比由2013年的23.8%下降至2014年的23.6%,在营业收入增速下滑、人员规模增大、以及直销渠道建设不断加强的现实情况下,信托公司能够控制住成本确实是难能可贵,做到了新业务发展的开源,以及成本支出上的节流,有助于度过行业调整周期的业绩增长压力。未来,信托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是重要内涵之一。

净利润方面2014年信托业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5.7%,增速进一步放缓,主要还在于营业收入的增速放缓。2014年,净利润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的有6家,较2013年增加4家;10-20亿元之间的有9家,较2013年减少2家;5-10亿元之间的有25家,与2013年持平;5亿元以下的有28家,较2013年减少2家。增速方面,新华信托、金谷信托、吉林信托增速下降超过50%,可能与项目风险显现有关。还有部分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3%-8%的增长,但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多、成本费用上升较快,导致中信信托、华宝信托、昆仑信托、新时代信托等信托公司净利润规模下滑。

6:信托业盈利情况趋势图

ROE方面2014年信托公司ROE由上年的20.18%下降至19.31%,回落0.87个百分点,这主要在于一方面,2014年有近20家公司进一步增资,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均值由16.4亿元上升至20.4亿元,增长24.4%增加了分母数值。当然信托业的增资潮仍不会停止,鉴于《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可能对于注册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监管评级、行业评级都对净资本赋予较高的权重,信托行业的增资需求依然较大,尤其是那些注册资本低于20亿元或者净资产规模较低的信托公司增资需求更高。另一方面,信托业净利润增速放缓,对于ROE分子提升作用降低,从而放缓了ROE的增速。从各个信托公司情况看,2014年,ROE排名行业前五位的是安信信托、中铁信托、四川信托、西藏信托和方正信托,分别为76.89%50.21%45.56%37.07%32.89%

那么,安信信托如此高的ROE是如何炼成的呢?通过杜邦分析法,ROE=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2014年三项指标分别为56.6%82.83%1.642013年三项指标分别为;33.38%56.56%1.85,从中可以看出,2014年安信信托财务杠杆下降,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都加快了,进一步分解看,营业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而资产减值损失降低7000万元保证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信托公司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

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信托项目风控管理可能存在的不足,自2013年以来,信托风险项目有所显现。从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2014年三季度首次公布风险项目数据后,2014年四季度风险情况曾有所缓释,然而2015年一季度,信托风险项目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分别达到425个,金额为974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的0.68%,这并不出乎预料。开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不断,在那个优质企业密布的市场规则下,部分企业债务偿还能力都岌岌可危,更不用提普通企业了,所以信托项目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图7:信托业风险项目情况

 

由于信托公司年报并没有披露信托业务风险分类情况,但是从媒体报道看,个别信托公司风险项目确实较大增长,过往激进的业务风格所隐藏的风险隐患终于暴露出来。或许从自营资产不良率可以看的更清晰,2014年,22家信托公司自营不良资产率大于0,其中14家不良率较上一年继续增大。项目风险的显现,也直接影响信托公司收益水平,金谷信托、新华信托、方正信托、外贸信托、中信信托2014年都增大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幅度,以预防资产质量不利变化的风险。同时,信托公司也通过增资等多种手段提升净资本水平,也实现对于业务风险的覆盖,提升风险抵御能力。2014年,披露净资本风险指标的38家信托公司,净资本/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均值为208%,对于业务风险的覆盖还是较高的。但,各个信托公司的差异性也较大,该指标最高的分别为华信信托、民生信托以及华润信托分别为490%447%341%,最低值分别为外贸信托和中融信托,该指标为102%116%,已经非常接近监管最低要求,其他信托公司基本都在130%以上。

 

8:信托公司净资本对于业务风险的覆盖程度较高


鉴于风险防控形势,2014年各信托公司纷纷加强了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形成标配“四件事”,一是针对宏观调控政策和行业发展形势,制定客户准入标准,从而将风险管控管控迁移;二是加强尽职调查,充分评估分析客户资信情况;三是采用风险、法律等多重审查,以及集体决策的形式,保证有效审查审批各类项目;四是项目投放后的后期管理,包括项目巡查、风险预警等。同时,信托公司还采取有效风险定价、计提各项风险准备、加强限额管理和集中度管理、有效选择和评估抵质押物等形式规避、分散、转移、补偿措施管理风险。

目前的风险管理形式已经做到了覆盖业务的流程前中后期,但是认为主观性比较强,从信用风险管理的历程看,从专家型、计量型、组合型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四个阶段看,信托公司仍然处于初级极端,目前平安信托、百瑞信托、长安信托、华润信托、万向信托已经或者正在积极筹备实施交易对手信用评级或者量化,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过度到2.0时代,当下信托风险的显现是对过去的一种检讨,也是提升风险管理的一个难得机遇,风险管理作为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确实不容忽视。其实,风险本身就是相对的,各个信托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对于风险掌控的情况选择风险种类,曾有媒体不断报道说某个信托公司发展激进,其实无非是想表达这个公司增速过快,或者业务多涉及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这是各个信托公司发展的策略选择,只要能够在风险管控和风险承受范围内,经得起检验,那么就是成功的模式。在实际发展中,可以看到,由于风险管理基础仍不强,极个别信托公司并没有经历起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经济下行时期对于风险防控的考验。另一方面,要提及就是全面风险管理,实际上,年报中个别信托公司已提及到了这个风险管理理念,包括《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信托公司需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世界,乃至国内都没有成熟的做法,曾有国外一金融机构风险总监总结全面风险管理的三个支柱,分别为资本管理、基于风险的经验管理决策、风险意识和文化。个人认为,信托公司实践全面风险管理可以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培育良好的风险意识和文化,形成有效的风险偏好,了解自身主要面对的风险,以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从风险识别、计量、管理和报告环节入手;最后是将风险与资本管理、经营战略、业绩考核相挂钩,从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信托公司需要更加注重研发力量培育

2014年,信托业从业人数大约为1.67万人,同比增速为15.6%,平均每家信托246人,比2013年增加33人,从2015年年初的照片情况看,目前信托公司人员需求仍较大,除了应对正常的人员流动外,确实对于业务人员、风控以及证券投资、资产证券化等部分专业性较高的人才需求仍很大。不过,信托公司间的差距较大,中融信托、平安信托达到1000人以上,分别为1815人和1053人,分别是人数最少的西藏信托51人的35.6倍和20.6倍。从增速看,各个信托公司差距非常大,其中2014年四川信托、中铁信托、陆家嘴信托、光大信托、万向信托增速非常高,约为70%或以上,这与上述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有一定关系,四川信托新时期战略定位于财富管理和证券投资,因而可能在财富管理人员方面增幅较大,陆家嘴信托、光大信托因业务扩张需求则主要可能在业务人员方面有较大增加。同时还有新华信托、金谷信托8家信托公司人员规模是下降的,小幅度下降可能是正常人员流动,不过新华信托、华能信托和金谷信托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18.6%-13%-7.7%,这其中华能信托2014年净利润和信托业务开展状况较好,尚不清楚人员规模减少的原因,而新华信托、金谷信托人员规模减少则可能与其项目风险显现,经营困境上升导致人员较大流动性。

9:信托业人员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从人员效率看,行业人均利润由2013年的306万元下降至2014年的301万元,这主要在于人员增速要快于利润增速,导致人均创利效率下降,尤其信托公司招聘了很多风控人员以及创新业务人才,这部分人才是业务的支撑,可能并不直接创造利润,但是对于信托公司稳健发展其他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从各个公司情况看,2014年重庆信托、江苏信托人均净利润达到2620.5万元和1458.55万元,分别是行业最小值新华信托18.06万元的145倍和81倍。从增速看,信托公司间的表现分化也较为严重,其中有33家公司人均净利润负增长,有28家信托公司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余7家信托公司为获得可比较数据。

从人员需求看,笔者认为有两点问题值得思考,一方面,信托公司目前对于财富管理人员的需求非常大,主要是加强直接销售渠道,这也是监管部门和媒体一直提倡的,但是问题在于这是否是一个普适性问题。从价值链角度讲,可能部分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或者直销渠道基础较好的信托公司,可以继续在此方面加强力度,而对于部分中小信托公司从头来建设直销渠道,其实并不具有规模效应,而且建设难度也非常大。这里关键问题在于,信托业的价值链专业分工性水平还较差,同时监管部门也忽视了这个问题,而一味禁止三方代销,鼓励直销,却不能解决中小信托在直销渠道建设方面面临的难题。实际上,日本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具有牌照的信托销售店,这种经验值得学习,从而让各个信托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信托业务链条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开展业务发展,而不是非要做到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信托公司还应该加强研发力量的重视程度,根据年报统计数据,设立类似研究发展部等部门的信托公司为近50家,还有18家左右没有设立类似机构,即使设立了研究发展部门等类似机构的公司在发挥其力量方面可能还有挖潜机会。未来,信托公司需要实现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多变,没有研发力量的支撑,无法做到经营发展的前瞻性和及时应对,很可能处于比较被动局面。从认识论角度看,目前信托公司所进行的战略变革和转型发展,就是一个信托公司新知识累积和应用的过程,逐步达到形成动态竞争优势。这就要强调组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学习和分享机制、外部新知识的包容性等方面,从而打造出一个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托公司。这其中就要指出一个关键问题,研发作为信托公司组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高级管理人员构成看,我们发现了很多信托公司出现了36岁上下的高管,这部分80年前后的高管将会成为未来信托业的中流砥柱。统计数据显示,有23家信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存在30-40岁人员,共计33人,36岁人数最多为10人,30-35(含)共计5人,36-39岁共计28人,他们主要任职于副总经理(总裁)职位,个别任职于总经理或总裁、总经理(总裁)助理,这其中最年轻者为32岁,有两位分别为36岁和38岁人士任职总经理(总裁)职位。信托公司新一轮转型发展和战略变革首先需要由领导者认知外部形势的变化和走势,然后形成一定反馈,并下大力度促进战略变革的实现。这种过程中信托公司领导者的个人把控行业未来运行的能力以及提前做出反应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看到更多年轻高管的上任,希望能够为信托业的未来增添更多活力和智慧。

10:信托公司30-39岁高管人数分布

 

结束语

2014年信托公司年报披露结束,2015年征程已过半,数字每年都在变化,尤其是行业变革关键时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然而驱动变化的力量确实值得关注,引领趋势和心有远见的信托公司方能成就“百年老店”。

在售信托资管理财产品
热销理财产品 更多>>
信托产品预约流程